购买商品,商家违反消费者权益的案子
律师回复
-
-
-
朱新峰律师月帮助0人山东博睿律师事务所关于商家违反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及法律分析如下: --- 一、商家侵权的常见类型与案例 1. 虚假宣传与欺诈行为 - 商家通过夸大产品功效、虚构折扣或隐瞒关键信息诱导消费。例如:某化妆品公司宣称产品有抗衰老功效但实际无效;某餐饮店谎称菜品为纯天然却添加化学物质。 - 法律后果: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需承担退赔、罚款等责任。 2. 商品质量问题 - 包括安全隐患、性能缺陷等。例如:家具公司使用劣质材料导致产品变形掉漆;销售过期食品或药品。 - 法律后果:依据《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可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 3. 售后服务缺失 - 如拖延维修、拒绝退换货。案例:某家电公司要求消费者额外支付保修期内的维修费用;健身房收取换卡费且拒绝退费。 - 法律依据:消费者可主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要求退换货。 4. 价格违法与歧视 - 未明码标价、反向抹零或大数据杀熟。案例:海鲜店未标注飞蟹价格;同一商品对不同账号显示差价25元。 - 法律后果:违反《价格法》第13条,可处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 5. 预收款违约 - 收取预付款后不履行约定。例如:建材商未按时送货且拒绝退款;茶饼商家拖延退还订购款。 - 维权途径:消费者可要求退款或向消协投诉。 --- 二、典型案例与处理结果 1. 武汉某餐饮店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没收工具并罚款1500元。 2. 大连超市销售过期大米: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5110元。 3. 广州商场抽奖诱导消费案:商场先行垫付退款8700元。 4. 云南翡翠直播虚假销售:涉案26万元,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 --- 三、消费者维权建议 1. 保留证据:包括购物凭证、商品说明、沟通记录等。 2. 投诉渠道: - 向12315或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 通过消协调解、媒体曝光或司法诉讼维权。 3. 警惕营销陷阱:不轻信“免费送”“零元购”,选择正规渠道交易。 --- 四、法律依据 - 核心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价格法》《食品安全法》。 - 重点条款:知情权(第8条)、公平交易权(第10条)、虚假宣传处罚(第55条)。 通过以上案例与法律措施,消费者可有效识别侵权行为并维护自身权益。遇到纠纷时,建议优先协商,必要时借助行政或司法途径解决。回复于 2025-04-11 16:43:12 咨询他
热门法律知识
侵权维权最新咨询
-
你好,我是消费者,购买的入户门是子母门,销售提供的资料仅提供门的长宽高,未提供子母门门扇的具体尺寸。因为开发商给的门也是子母门,比例是2:8的(子门20cm、母门80㎝)。且新订的门的门洞要在原来的基层上扩9cm,所以当时就没有对子母门门扇的尺寸,也不懂,就签订了尺寸确认书(尺寸确认书没有子母门门扇尺寸的)。后续做出来发现,新的子母门子门达到37cm,母门仅有72cm,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进出。请问能否维权。
-
朋友恶意在视频软件发布自己的不良视频还设置私密,这可以告吗
-
旭辉千山凌云3期小区交付面积差的钱不退给业主,多次找开发商及物业协商无效,打12345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时间有一年多了。
-
被告对我进行名誉侵权与诽谤,在QQ群里散布不实信息与个人隐私造成小范围讨论,然而等我固定证据时,却被管理员全部撤回,请问如何能找到撤回的诽谤信息,随后她多次给导师发侮辱性邮件造成课题组内部对原告评价降低,请问如果只有QQ(住址,身份证号也有)如何证明该诽谤信息就是她发送的呢,就是如果她抵死不认或者庭上说别人盗走了她的QQ或者邮箱,该怎么固定证据呢。
-
本人为初三毕业生于今年2025年7月初中毕业,本人在学校经常被一名名为陈瀚霖的同学性骚扰,该人经常来本人到学校无人地区对本人下体触摸侵犯本人隐私。且他在之前还盗用本人饭卡刷钱未经允许偷窃本人生活用品和零食等私人物品。本人也寻求过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也对其进行过处罚。但本人在心理过不去希望可以寻求更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