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4年4月份签的合同,分期付款到24年10月份,当时签合同之前虚假宣传,我第一次在24年8月份提出退费,后给我劝回,之后又在12月份联系退费12月份联系至今没有给我处理,今天跟我说时间到期了无法退费,说合同上有写。可我在合同上并没有看到这一栏,
合同纠纷浙江省-杭州市2025-04-10 19:24:02180*****116
律师回复
-
-
-
朱新峰律师月帮助34人山东博睿律师事务所根据您的描述,您的情况涉及合同纠纷和虚假宣传问题,结合「历史对话」和「搜索结果」信息,以下为处理建议: 一、核心争议点 虚假宣传问题 您在签订合同前遭遇虚假宣传(如承诺与实际服务不符),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欺诈或误导签订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若您能提供宣传资料、聊天记录等证据,可主张对方存在欺诈行为。 合同条款争议 对方声称合同约定了“退费到期条款”,但您未发现相关条款。需核实合同内容,若条款缺失或对方未明确告知,可能涉及格式条款无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 分期付款与退款拖延 分期付款涉及第三方贷款平台时(如您提到的“闪电启保”公众号),需确认贷款合同是否合法签订,是否存在诱导贷款行为。对方拖延处理退费请求可能构成违约。 二、法律应对措施 收集证据 合同原件及补充协议; 虚假宣传材料(如广告、承诺记录); 退费沟通记录(、电话录音、邮件等)。 主张合同撤销或解除 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要求退费及赔偿损失(《民法典》第148条、第157条)。 若对方未按合同提供服务,可主张根本违约解除合同。 投诉与行政救济 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协会投诉虚假宣传和格式条款问题; 举报税务问题(如未开发票、偷税漏税)。 诉讼或仲裁 若协商无果,可起诉至法院或按合同约定申请仲裁,要求退费及利息赔偿; 若涉及第三方贷款平台,需一并核查贷款合同合法性。 三、注意事项 时效性问题 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为知道欺诈行为后1年内,建议尽快行动。 合同漏洞利用 若合同中未明确退费期限或条件,可主张对方单方设置障碍无效,需全额退款。 避免被动等待 对方拖延处理时,需书面发函催告并保留送达证据,避免超过诉讼时效。 四、建议操作步骤 重新审阅合同,标记争议条款并咨询律师; 整理证据链,包括宣传材料、付款记录、沟通记录; 先协商(书面明确退费要求),后投诉(12315、市场监督管理局); 法律途径作为最终手段,可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对方转移资产。回复于 2025-04-10 19:31:28 咨询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