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诋毁、对商家造成伤害
律师回复
-
-
-
-
-
-
-
-
朱新峰律师月帮助34人山东博睿律师事务所关于在网络平台诋毁商家、损害其声誉的法律责任与处理方式,结合我国法律和实际案例,整理如下: 一、法律责任 1. 民事责任 - 诋毁行为若构成对商家名誉权的侵害(如虚构事实、恶意差评),商家可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主张赔偿直接损失(如营业额下降)和间接损失(如商誉贬损)。 - 若消费者通过恶意差评勒索财物(如要求退款否则不删差评),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2. 行政责任 -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散布谣言、诽谤他人可处5-10日拘留+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 3. 刑事责任 - 若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5000次,或被转发≥500次,或导致商家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可能构成诽谤罪,最高判3年有期徒刑。 - 若捏造虚假信息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如恶意散布商品质量问题),可能触犯损害商业信誉罪,面临2年以下有期徒刑。 --- 二、商家应对措施 1. 证据固定 - 立即保存侵权内容(截图、录屏、链接)、传播范围数据(点击量、转发量)及损失证明(营业额对比报表)。 2. 协商与平台投诉 - 优先联系侵权人要求删除内容,协商赔偿;若对方拒绝,向平台(如大众点评、抖音、)提交投诉,申请删除内容并封禁账号。 - 例如淘宝商家可通过【恶意行为投诉】渠道处理辱骂评价,平台核实后将屏蔽违规内容。 3. 法律途径 - 民事诉讼:向法院起诉名誉权侵权,主张经济赔偿及精神损害赔偿。 - 刑事报案:若达到诽谤罪立案标准(如转发500次以上),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刑责。 --- 三、特别提示 - 平台责任:社交平台若未及时删除侵权内容或提供侵权人信息,需承担连带责任。 - 正当差评免责:消费者基于真实体验的负面评价受法律保护,商家不得滥用维权手段。 建议商家遇到恶意诋毁时,根据情节轻重选择协商→平台投诉→法律诉讼的阶梯式应对策略,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完善证据链。回复于 2025-04-11 17:09:04 咨询他
热门法律知识
最新咨询
-
我前几天口头和对方卖了一台机器,因为信任和钱也不多的原因也没签合同,然后对方收到货以后又扣去了一些费用,之前我们都没谈过这个事情,像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聊天记录我都有,没有删
-
你好,我是全职妈妈,没有收入,老公每个月出房租跟奶粉钱,其他生活开销全是我在承担,我用的钱都是我婚前财产,我现在不想再拿出来用了,我想让老公承担所有家庭开销。因为我没收入,我承担不了,每个月想他给2000块。如果他不同意我想起诉他。如果起诉离婚他每个月抚养费应该要给多少。我是远嫁,我现在回娘家武汉了,他在贵阳。我应该怎么做现在?
-
你好,你能帮帮我吗?我签的电子合同是律师事务所,付款的都是咨询公司,我付了一万多。 其中只查了对方信息,写了诉讼状,目前那个群里发的是待提交。我想解除委托合同,我现在该怎么办?我该怎么要回我的钱?
-
经中介买的二手房,首付贷款已完成,就差过户,房东因家庭财产分割问题迟迟不完成过户,导致我拿不到房产影响我孩子上学,怎么办
-
伤亡人今年才27岁,井下作业时中毒而亡,父母都超过六十岁了,工伤大概能给赔多少,赔偿金是固定的吗? 如果不报警的话,公司除了工伤一次赔偿外还能再赔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