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诋毁、对商家造成伤害
律师回复
-
-
-
-
-
-
-
-
朱新峰律师月帮助0人山东博睿律师事务所关于在网络平台诋毁商家、损害其声誉的法律责任与处理方式,结合我国法律和实际案例,整理如下: 一、法律责任 1. 民事责任 - 诋毁行为若构成对商家名誉权的侵害(如虚构事实、恶意差评),商家可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主张赔偿直接损失(如营业额下降)和间接损失(如商誉贬损)。 - 若消费者通过恶意差评勒索财物(如要求退款否则不删差评),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2. 行政责任 -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散布谣言、诽谤他人可处5-10日拘留+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 3. 刑事责任 - 若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5000次,或被转发≥500次,或导致商家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可能构成诽谤罪,最高判3年有期徒刑。 - 若捏造虚假信息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如恶意散布商品质量问题),可能触犯损害商业信誉罪,面临2年以下有期徒刑。 --- 二、商家应对措施 1. 证据固定 - 立即保存侵权内容(截图、录屏、链接)、传播范围数据(点击量、转发量)及损失证明(营业额对比报表)。 2. 协商与平台投诉 - 优先联系侵权人要求删除内容,协商赔偿;若对方拒绝,向平台(如大众点评、抖音、)提交投诉,申请删除内容并封禁账号。 - 例如淘宝商家可通过【恶意行为投诉】渠道处理辱骂评价,平台核实后将屏蔽违规内容。 3. 法律途径 - 民事诉讼:向法院起诉名誉权侵权,主张经济赔偿及精神损害赔偿。 - 刑事报案:若达到诽谤罪立案标准(如转发500次以上),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刑责。 --- 三、特别提示 - 平台责任:社交平台若未及时删除侵权内容或提供侵权人信息,需承担连带责任。 - 正当差评免责:消费者基于真实体验的负面评价受法律保护,商家不得滥用维权手段。 建议商家遇到恶意诋毁时,根据情节轻重选择协商→平台投诉→法律诉讼的阶梯式应对策略,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完善证据链。回复于 2025-04-11 17:09:04 咨询他
热门法律知识
最新咨询
-
我和一个成年女生,就是我在网上聊天,然后我无意对她说你被前男友调教的不错啊,且只说了这一句,然后我们就还是正常聊天,算性骚扰或者违法嘛。
-
对方瞒着我她已经结婚了的情况下与她交往几年,没有同居,当我发现对方没有离婚的时候对吧已经在办理离婚了,但我想着她都已经准备离婚了,可以选择继续和她交往,并且陆陆续续给了她几万块钱,这钱我还能要回来吗?
-
我在网上找了一个兼职。自己在家做点儿手工活儿。先投资机器,他签的合同会有效吗?
-
你好,住酒店因停电上卫生间导致摔伤,磕到面部鼻梁破裂缝针十几针,喝了一瓶啤酒,事出未报警,商家称治疗随后再协商解决方案,我该如何维权
-
身份证丢失,被其他人盗用在网上租借手机,没还,现在法院起诉身份证丢失人员,但是租借手机签收地址和手机使用地方与被盗用人行为轨迹不符这种应该怎么处理呢